Clement Clement 的《Windsor Star》剪報

縮放: 100%

Clement Clement 的《Windsor Star》剪報

屈辱日:排華法案確立(7月1日 - 自治領日/加拿大國慶日)

1923-07-01
外部連結

1923年7月1日,《華人移民法》(亦被稱為《排華法案》)正式生效——這一天被華裔加拿大人悲痛地銘記為「屈辱日」。該法案取代了先前的人頭稅政策,以幾乎完全禁止華人移民的方式,持續了24年之久,直至1947年才被廢除。法案選擇在自治領日(即今日的加拿大國慶日),該節日起源於1867年7月1日,實施,是一個殘酷的諷刺,突顯了華裔加拿大人社區被立法排斥及其所面臨的深重歧視。它拆散了家庭,阻止了親人團聚,並為已在加拿大及希望移民的華人造成了巨大的苦難和孤立。《排華法案》是數十年來旨在限制華人在加拿大存在的種族主義政策的頂點,深刻地塑造了華裔加拿大社區幾代人的人口和社會結構。與此歷史不公形成鮮明對比,並作為堅韌與銘記的證明,7月1日亦見證了重要的紀念活動。例如,多倫多的華工鐵路紀念碑,其造型仿照部分鐵路橋架,是重要的地標。每年加拿大國慶日,加拿大鐵路華工紀念基金會 (FCCRWC) 都會在此舉行盛大的重新奉獻儀式,吸引數百人參與,以表彰華裔加拿大人社區在建設橫貫大陸鐵路過程中所作出的關鍵貢獻。此外,對原住民而言,7月1日可能是一個哀悼日,亦是定居者殖民主义持續影響的鮮明提醒,包括土地被剝奪、強制同化,以及持續影響其社區的系統性不公。

政府壓迫